基层组织建设

2014年中江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综述

  • 时间:2014-12-01

  • 浏览:960

  • 来源:德阳市供销社办公室

  • 作者:中江县供销社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中江是一个143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县工作的重点。从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把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纳入了党委、政府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产村相融新农村一体化建设重要工作部署,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打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体转变,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产业、带农入市和助农增收的作用。2014年中江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农民合作组织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协会和农业行业协会构成。2014年,全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546个,在上年基础上净增14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425个,在上年基础上净增1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农民合作组织总数的比重达到77.84%。
  经济实力增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达83201.35万元;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东东瓜蒌、鸿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被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现全县有3个国家级示范社,11个省级示范社,16个市级示范社,30个县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年产值(销售)收入在100—500万元的有69个,500—1000万元的有16个,1000—5000万元的有26个,5000万元以上的有10个。
  产业发展多样化。全县4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种植业207个,其中,粮油类20个、蔬菜食用菌类73个、水果干果类57个、中药材类39个、林木、园艺作物类18个;有养殖业193个,其中,生猪业88个,牛羊业28个,鸡鸭鸽业40个,兔业11个,水产品业20个,蜂蚕蝎养殖业6个;加工业有挂面1个、竹编加工6个;有农机、植保服务业18个。尤以生猪、家禽养殖和中药材、蔬菜食用菌、水(干)果种植产业规模发展突出,合作社建有畜禽标准化示范基地(场)27个,带动全县发展生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700余个、年出栏2万只以上的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00余个;中江丹参、白芍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核桃种植面积达9万余亩;以东东瓜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推行“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发展瓜蒌粗加工企业8家、深加工企业1家,积极探索开发瓜蒌油、瓜蒌茶等新产品,带动富兴镇发展种植瓜蒌面积达1.3万余亩。形成了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产业。
  品牌培育创建取得重大进展。农民合作组织已成为培育创建农产品品牌的主要组织载体。今年,欣旺水果、佳美绿色水果、东东瓜蒌、东裕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农产品取得有机农产品转换认证;天府鹰山水果专业合作社取得农业标准化红杏精品认定1个,东东瓜蒌专业合作社瓜蒌子休闲食品加工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成为全县首家获此证书的专业合作社;金穗源粮食、天滋中药材、明贵中药材、长杰生猪、汇兴水果专业合作社取得注册商标5个;另有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8个产品正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中。全县农民合作组织共计已获得农产品注册商标32个,原产地证明商标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红杏精品认定1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证1个、无公害水产品认证5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有机农产品转换认证10个。
  农产品电子商务进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在带农入市自主经营中,创新经营流通服务方式,开拓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推进了电子商务进农村。中江县已有8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主流电商平台上开设了网店或在互联网上开设网站,开展了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了市场经营空间。
  带农入市助农增收。加入农民合作组织的社员会员农户达10. 9万户,联系带动农户达16万户。2014年,全县农民合作组织实现销售收入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亿元,入社入会农户人均实现收入10100元,比上年人均增收1000元。